华容芥菜,一口脆嫩的酸,让人心心念念。
因芥菜加工企业用“土坑”腌制酸菜,一度让华容芥菜陷入舆论漩涡之中。
化危为机。华容开展专项整治,加大科研投入,强化创新驱动,重塑市场信心,加速推动芥菜产业转型发展。
华容近14万芥菜生产加工从业者,踏上突围之路。
简易“土坑”改“标准腌制池”
——推动传统工艺向现代加工技术转型
地处洞庭湖腹地的华容,是全国最大的芥菜生产基地,被誉为“中国芥菜之乡”。
华容芥菜叶大肥美,腌制后微酸爽口,是很多食客青睐的“家乡味道”,远销日本、韩国等海外地区。
华容芥菜产量大,经腌制后亩均收入达3000元,比一般农作物高出800至1200元。华容县每4名劳动人口中,就有1人从事芥菜相关产业,总计近14万人,其年产值超80亿元。
受酸菜“土坑”腌制影响,华容芥菜加工企业一度停工停产。今年4月,迟迟没有订单,菜农一筹莫展。
转型,才有出路。
华容县委书记陶伟军说,解决食品安全卫生等问题,必须加快由传统工艺向现代加工技术转型,从简易“土坑”腌制到建造“标准腌制池”是关键一步。该县出台加快芥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,推动用“池子”替代“土窖”,创新芥菜种植和加工模式,确保稳量提质。
该县全面叫停传统土窖腌制池,规划用3年时间实现标准化腌制,到2024年,全县将新建标准腌制池30万立方米,新增腌制能力30万吨。岳阳市、华容县两级国有企业共同组建芥菜发展公司,示范带动标准化腌制和品牌建设。
在华容县三封寺镇,160口标准腌制池正在加紧建设,每口设计容积100立方米,可腌制芥菜100吨。
这种标准腌制池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体,长宽为5米、深4米,监控设备全覆盖,配备温度、湿度监测设备和食盐、亚硝酸盐检测设备,以现代科技推动标准化生产。
华容推行种植户联建、加工企业联建、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合建、平台公司自建等4种建设模式。所有新建标准腌制池,县财政按照每立方米400元给予奖励。属于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合建的,村集体以土地入股,占股15%,后期收益全部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。
在推动腌制技术标准升级时,华容探索种植订单和腌制订单模式,解决农户后顾之忧。通过行业协会制定芥菜收购保护价,发动保险公司制定专门芥菜农业保险,确保菜农利益不受损。
发表评论
维护网络环境文明,请理性发言
网友评论
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